方足布卢氏涅金
春秋战国时期,是我国由奴隶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的动荡时期。社会生产渐渐解放,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得到了发展,商品交换频繁,货币经济也就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而繁荣,这时金属铸币也就开始出现而被大量流通使用。由于没有统一的中央集权,诸侯各自为政,所以造成币制混乱。
春秋时期宗周地区首先使用铸币,有空首平肩弧足布及空首斜肩弧足布。稍后三晋地区亦行使了铸币,有空首耸肩尖足布等。战国时期韩、魏、赵三国铸行大小平首尖足布、三孔布、圆首圆肩圆足布、类圆足布、小方足布、桥足布、异彤布等。其次是燕、齐铸行刀币,秦行圜钱,地处南方的楚使用蚁鼻钱及金版。
布币产生于春秋早中期,盛行于战国,布币名称来源于古代的一种农具:“餺”(一种可以装柄和松土除草的农具)。按照布币的形状划分,布币可分为空首布、平首布两大类。
方足布是布币中最为复杂的一种,周、赵、燕均有铸币,钱文多为纪地,背偶见有纪数,有的又分大小两等。
古钱币